
开博客就像生小孩
Flamingo跟我谈起过很多次,他想开一个博客。
但他是工作狗,很忙。
眼看着他的梦想就要被时间的狗吃掉,我过意不去。
我对他说,我自己也无力撑起一个博客,不如我们一起来维护。
他说好。
我们设想我们的博客不断的加入新血,最后成为一个小组。
我们给新成员起了一些真酷的Avatar,虽然现在只有我们俩。
就像“文武双全,荣泽后世”,字辈先起好。
Flamingo一直坐拥豪华的云空间,我以为买个域名我们的博客就能开张了。
没想到讨论域名的时间,暴漫又更了一集。
开始我想,既然是齐心合力,不如域名就叫Wetogether。
我还是太低估域名占坑的密度了。
我从Google翻译里寻找一个替代,发现Gezamenljik不错,符合我的审美观。
长得又有点像Dijkstra,搞计算机的一会儿就记住了。
Flamingo说这词没人能记得住,必须有一个口号。
我想,可能还必须长得好看,就像这样O(∩_∩)O
我自己以前在Github挂了一个主页,觉得i/o的感觉很酷。
于是说,就叫iooi吧,Input -> Output -> Output -> Input,这也是毅种循环。
之后,io-oi.org 就横空出世了,看起来还挺官方的。
之后我们绑域名,换DNS,装WP,装插件,定制化……
如果开博客就像生小孩,我想我们应该属于难产。
现在,应该算生出来了,虽然脐带还没剪。
以后能不能哇哇叫,就看我们的本事了。
之前在陈素封的博客看到一篇挺感动人的文章《写就是写本身的报酬》。
是啊,在后农业文明里,我们生小孩也不是为了从孩子那里获得什么报酬。
过程本身就是自身成长的阶梯。
这就像在周末的暗夜里和朋友开黑,
本身充满了禅意。
加油